CIOMP OpenIR
低轨星座红外探测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可探测性分析
田浩; 胡海飞; 蔡盛; 王久龙; 徐伟
2024-06-20
发表期刊红外技术
卷号46期号:06页码:617-624
摘要以STSS LEO红外探测平台为例,分析其对AGM-183A类空射式高超声速目标的可探测性。为了直观比较不同条件下目标的光电探测特性,将其量化为焦平面上输出信噪比超过阈值的像元数量。首先计算目标气动温度及光谱辐射强度,再利用探测器模型,计算在不同探测方向、距离和角度下,焦平面的信噪比峰值以及超过信噪比阈值的像元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星下点模式下信噪比峰值最高(335),且超过信噪比阈值(6)的像元数最多(54×54),此像元数代表LEO星座对AGM-183A目标的最大可探测性。在临边探测模式下,给出目标可探测性随探测角度和目标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目标温度接近800 K且探测方位角ψ小于10°(或大于170°)时,焦平面上超过信噪比阈值的像元数量为4×4,说明此时目标可探测性已经接近探测器的理论极限(3×3)。对比来看,温度的改变对目标可探测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临边探测模式下,目标在飞行中段采用主动冷却手段降低表面气动温度以逃脱LEO探测的概率更高。从提高预警能力角度,要提高探测器在最不利角度对温度接近800 K目标的信噪比阈值(方位角ψ小于10°或大于170°时焦平面像元数量不低于8×8)。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ciomp.ac.cn/handle/181722/68673
专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田浩,胡海飞,蔡盛,等. 低轨星座红外探测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可探测性分析[J]. 红外技术,2024,46(06):617-624.
APA 田浩,胡海飞,蔡盛,王久龙,&徐伟.(2024).低轨星座红外探测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可探测性分析.红外技术,46(06),617-624.
MLA 田浩,et al."低轨星座红外探测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可探测性分析".红外技术 46.06(2024):617-62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低轨星座红外探测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1449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田浩]的文章
[胡海飞]的文章
[蔡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田浩]的文章
[胡海飞]的文章
[蔡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田浩]的文章
[胡海飞]的文章
[蔡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低轨星座红外探测器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可探测性分析.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