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MP OpenIR
碱金属离子掺杂NaErF4上转换发光纳米新结构及物理性质研究
张美玲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孔祥贵 ; 张宏
201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关键词稀土离子 上转换 发光效率 K~+掺杂 Li~+掺杂
摘要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由于能够在长波长的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射出短波长的紫外/可见光,并具有很多独特的光学性质,如高的光学稳定性、长的发光寿命、光学毒性小以及窄带发射等,这使得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如光动力治疗、生物检测,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在上转换发光过程中存在许多的能量损失过程,例如能量传递给表面缺陷、无辐射驰豫、离子间的交叉驰豫等,因此导致了上转换发光效率低,阻碍了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提高发光效率对于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常用的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多为敏化离子-发光中心共掺杂体系,并且由于浓度猝灭效应的问题,使得多数的稀土离子发光中心的掺杂浓度低于3mol%,由于稀土离子的浓度过低,想要提高其发光效率是非常困难的。而近期,我们课题组和另外两个研究小组在国际上几乎同时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上转换发光体系,Er~(3+)“掺杂浓度”高达100%的NaErF_4@NaYF_4和NaErF_4@NaLuF_4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这一创新性结果使得我们对浓度猝灭效应在纳米粒子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实现了高效发光,同时也实现了近单色红光发射。但是,这个新体系的发光效率仍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于是,在本文中,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该新体系的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我们设计了能够高效发光的NaErF_4@NaLuF_4核壳结构的稀土离子高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发光性质的该种纳米粒子。并研究其发光机理及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Er~(3+)离子在540nm和650nm的发光均为双光子过程。在增加壳层厚度时,650nm处的红光强度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壳厚达到5nm处形成拐点,综合考虑实验过程和荧光强度等因素,我们确定了最佳的壳层厚度为5nm。2、研究了掺杂不同浓度K~+离子的Na_(1-x)K_xErF_4@NaLuF_4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发光性质,提出了一种通过掺杂K~+离子提高NaErF_4@NaLuF_4上转换体系发光强度的新方法,其中,K~+离子的浓度变化范围为0~8 mol%。XRD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掺杂不同浓度K~+离子的纳米粒子均为β相纳米结构。当K~+离子被掺杂到NaErF_4@NaLuF_4体系当中后,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纳米粒子中Er~(3+)~650 nm处的红带发光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当K~+浓度为4%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强,此时,K~+离子在体系中以替位和填隙两种方式存在。3、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i~+离子掺杂对Na_(1-x)Li_xErF_4@Na LuF_4核壳结构纳米粒子上转换发光性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通过掺杂Li~+离子来提高NaErF_4@NaLuF_4上转换体系发光强度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晶体粒径不变且均为β相纳米结构的前提下,纳米粒子随着Li~+离子浓度的增加,纳米结构中Er~(3+)离子~650 nm处的红光强度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性质,当Li~+离子浓度为8mol%时,Na_(0.92)Li_(0.08)ErF_4@NaLuF_4纳米粒子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此时,Li~+离子在体系中以替位和填隙两种方式存在。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ciomp.ac.cn/handle/181722/61649
专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美玲. 碱金属离子掺杂NaErF4上转换发光纳米新结构及物理性质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碱金属离子掺杂NaErF4上转换发光纳米(3689KB)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美玲]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美玲]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美玲]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