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CAS
绿色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 |
张春玉; 王庆凯; 荣华; 秦莉![]() | |
2015-06-10 | |
发表期刊 | 光学学报
![]() |
期号 | 06页码:286-291 |
摘要 | 使用典型绿色磷光材料Ir(ppy)3作为发光层,DBR和金属Al作为微腔的一对反射镜,制备了结构为Glass/DBR/ITO/Mo O3(1 nm)/Tc Ta(40 nm)/CBP:Ir(ppy)3(40 nm,6%)/TPBI(47 nm)/Li F(1 nm)/Al(80 nm)的绿色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同时制作了无腔对比OLED器件,研究微腔结构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OLED的电致发光谱(EL)的峰值是510 nm,半峰全宽(FWHM)为70 nm,MOLED的峰值是514 nm,FWHM为35 nm,比OLED窄化了1/2,MOLED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143000 cd/m2和64.4 cd/A,OLED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103000 cd/m2和41.6 cd/A;测试并计算了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MOLED和OLED的最大EQE分别为18.6%和14.3%。结果表明,微腔器件发光性能比无腔器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关键词 | 光电子学 发光二极管 微腔器件 有机材料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ciomp.ac.cn/handle/181722/54009 |
专题 |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知识产出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春玉,王庆凯,荣华,等. 绿色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J]. 光学学报,2015(06):286-291. |
APA | 张春玉,王庆凯,荣华,&秦莉.(2015).绿色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光学学报(06),286-291. |
MLA | 张春玉,et al."绿色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光学学报 .06(2015):286-29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绿色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caj(1284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春玉]的文章 |
[王庆凯]的文章 |
[荣华]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春玉]的文章 |
[王庆凯]的文章 |
[荣华]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春玉]的文章 |
[王庆凯]的文章 |
[荣华]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